C# 中的析构函数实际上是重写了 System.Object 中的虚方法 Finalize  三种最常的方法如下:  1. 析构函数;(由GC调用,不确定什么时候会调用)  2. 继承IDisposable接口,实现Dispose方法;(可以手动调用。比如数据库的连接,SqlConnection.Dispose(),因为如 果及时释放会影响数据库性能。这时候会用到这个,再如:文件的打开,如果不释放会影响其它操作,如删除操作。调用Dispose后这个对象就不能再用了, 就等着被GC回收。)  3. 提供Close方法。(类似Dispose但是,当调用完Close方法后,可以通过Open重新打开)  析构函数不能显示调 用,而对于后两种方法来说,都需要进行显示调用才能被执行。而Close与Dispose这两种方法的区别在于,调用完了对 象的Close方法后,此对象有可能被重新进行使用;而Dispose方法来说,此对象所占有的资源需要被标记为无用了,也就是此对象要被销毁,不能再被 使用。例如常见.Net类 库中的SqlConnection这个类,当调用完Close方法后,可以通过Open重新打开一个数据库连接,当彻底不用这个对象了就可以调用 Dispose方法来标记此对象无用,等待GC回收。明白了这两种方法的意思后,大家在往自己的类中添加的接口时候,不要歪曲了这两者意思。   析构函数
 Dispose方法
 Close方法
 
意义
 销毁对象
 销毁对象
 关闭对象资源
 
调用方式
 不能被显示调用,在GC回收是被调用
 需要显示调用或者 通过using语句
 需要显示调用
 
调用时机
 不确定
 确定,在显示调用或者离开using程 序块
 确定,在显示调用时
   下面提供一个模式 来结合上面的 析构函数和Dispose方法。  public class BaseResource: IDisposable  {  //前面我们说了析 构函数实际上是重写了 System.Object 中的虚方法 Finalize, 默认情况下,一个类是没有析构函数的,也就是说,对象被垃圾回收时不会被调用Finalize方法  ~BaseResource()  {  // 为了保持代码的可读性性和可维护性,千万不要在这里写释放非托管资源的代码  // 必须以Dispose(false)方式调用,以false告诉Dispose(bool disposing)函数是从垃圾回收器在调用Finalize时调用的  Dispose(false);  }  // 无法被客户直接调用  // 如果 disposing 是 true, 那么这个方法是被客户直接调用的,那么托管的,和非托管的资源都可以释放  // 如果 disposing 是 false, 那么函数是从垃圾回收器在调用Finalize时调用的,此时不应当引用其他托管对象所以,只能释放非托管资源   protected virtual void Dispose(bool disposing)  {  // 那么这个方法是被客户直接调用的,那么托管的,和非托管的资源都可以释放  if(disposing)  {  // 释放 托管资源   OtherManagedObject.Dispose();  }  //释放非托管资源   DoUnManagedObjectDispose();  // 那么这个方法是被客户直接调用的,告诉垃圾回收器从Finalization队列中清除自己,从而阻止垃圾回收器调用Finalize方法.   if(disposing)  GC.SuppressFinalize(this);  }  //可以被客户直接调用  public void Dispose()  {  //必须以Dispose(true)方式调用,以true告诉Dispose(bool disposing)函数是被客户直接调用的  Dispose(true);  }  }  上面的范例达到的目的:  1/ 如果客户没有调用Dispose(),未能及时释放托管和非托管资源,那么在垃圾回收时,还有机会执行Finalize(),释放非托管资源,但是造成了 非托管资源的未及时释放的空闲浪费  2/ 如果客户调用了Dispose(),就能及时释放了托管和非托管资源,那么该对象被垃圾回收时,不回执行Finalize(),提高了非托管资源的使用效 率并提升了系统性能  最后:  如果您的类中使用了非托管资源,则要考虑提供Close方法,和Open方法。并在您的Dispose方法中先调用 Close方法。  在使用已经 有类时,如SqlConnection。如果暂时不用这个连接,可以考虑用Close()方法。如果不用了就考虑调用  Dispose() 方法转载请注明来自: http://www.caodong.net/Article/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