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之所以自称为汉族,主要是来自于大汉帝国所创建的大汉文明,我们要提到的是大汉王朝的CEO刘邦,四年的楚汉战争.让这个曾经是”浪荡少年”的沛县美男,开拓了泱泱大汉四百年的帝王基业.我们都知道楚汉相争的历史,刘邦几乎常常吃败仗,但总是“打断手骨反更勇”,屡败屡战,最终咸鱼大翻身.项羽每战必胜,垓下一场大败,最后却只留下” 天亡我也,非战之罪”的遗言.
以个人武勇来讲,刘邦和项羽根本不在同一级别,刘邦哪里会是项羽的对手?我们所要探讨的正是这位”战争机器”项羽,作为西楚霸王,项羽绝非”池中之物”,如果没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无所畏惧的宏伟气量,百二秦关岂能属楚?项羽以一当十,刘邦以十当一,但最终项羽还是败给了刘邦,诸多原因,取其一瓢:项羽恋战,疏于战略,以致于”赢了战役,输了战争”,而刘邦看起来象是在打游击战,因为他根本就不想和项羽正面厮杀,当然,刘邦自己坦率地承认过:”在勇敢、强悍、仁爱、刚毅等方面”,”不如项王”,打不过也是一个原因,但是这种抓整体战略的定位是适宜的,所以他常常是”打不了就跑”,宁可丢掉城池,不愿和项羽去争夺一城一地的得失,其”耍赖”天性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致于项羽在”斗智”的角色上往往力不从心,手足无措.他总是一厢情愿地去寻找刘邦的主力部队.哪里找的到?项羽拿下的很多城池,在他走后,都很快变成了刘邦的附属,就是这样一个”战争机器”,在经历四年的疲于奔命之后,仍然摆脱无法面临的困境.最后只带了二十八骑杀出了重围.为了安慰自己的灵魂,他还展现了自己的卓绝能力,”现在我准备展开最后奋战,为你们杀开一条血路.我设定三个目标:溃围、斩将、刈(yi)旗,诸君请来为我评估,到底是我的天运不足,还是我的能力不够!”,读到此处,唯有一声叹息…
棋谚道:宁失一子,不失一先,攻左则视右,攻后则瞻前;为顾全大局,可以不计较一城一池,可以不计较一兵一马.我们红军游击队作战原则的就是:”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十六字诀.顾全大局才是上计.为了战略目标的实现,你可以不去计较某些战术的得失我个人提倡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为有所不为”,对于一时无法解决的问题,要敢于,勇于暂行”退避”,保持你的战斗状态,让作战激情始终伴你左右,不必为某一个知识点的细节,投入过多的精力,我个人认为,这样做不太必要,因为那将磨蚀你的上进心,从心理学角度角度上讲,那可能会带来”习得性无助”的效应,粗糙一点的说法就是”心理疲劳”.技术实现的变通手法有很多,不必拘泥于一城一池.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有合适的产出是你需要考虑的东西, 尤其是对于初学者.更应如此,如果时间不充分,你更要有大局观,眼光不要只盯着一城一池的得失,兵法上讲:”彼用兵非争一朝一夕,非争一城一池”.
这里,我必须澄清一下:我所指的”退”,意为”退避”,是延缓和借道之意,并非是要后退或放弃,我认为任何一门有价值的技术,都蕴含了不少的奥秘,都值得你投入适当的精力和时间,我在这里所说的内容,仅仅是要表达一些关于技术的学习方法和方式上的转变,希望能调和一下咖啡的苦味,让Java这杯咖啡品尝起来更香浓一些.希望抛砖能够引玉.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也请笑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