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问的智慧,智慧的提问 
本文修改自《提问的智慧》一文,版权信息见文章后:   当提出一个技术问题时,你能得到怎样的回答?这取决于挖出答案的难度,同样取决于你提问的方法。本指南旨在帮助你提高发问技巧,以获取你最想要的答案。 
  首先你必须明白,我们只偏爱艰巨的任务,或者能激发他们思维的好问题。如若不然,我们还来干吗?如果你有值得我们反复咀嚼玩味的好问题,我们自会对你感激不尽。好问题是激励,是厚礼,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力,而且通常会暴露我们以前从没意识到或者思考过的问题。对我们而言,“问得好!”是发自内心的大力称赞。 
  我们不想掩饰对这样一些人的蔑视--他们不愿思考,或者在发问前不去完成他们应该做的事。这种人只会谋杀时间--他们只愿索取,从不付出,无端消耗我们的时间,而我们本可以把时间用在更有趣的问题或者更值得回答的人身上。我们称这样的人为“失败者”(由于历史原因,我们有时把它拼作“lusers”)。 
  我们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志愿者,从繁忙的生活中抽出时间来解惑答疑,而且时常被提问淹没。所以我们无情的滤掉一些话题,特别是抛弃那些看起来象失败者的家伙,以便更高效的利用时间来回答胜利者的问题。 
  如果你觉得我们过于傲慢的态度让你不爽,让你委屈,不妨设身处地想想。我们并没有要求你向我们屈服--事实上,我们中的大多数人最喜欢公平交易不过了,只要你付出小小努力来满足最起码的要求,我们就会欢迎你加入到我们的文化中来。但让我们帮助那些不愿意帮助自己的人是没有意义的。如果你不能接受这种“歧视”,我们建议你花点钱找家商业公司签个技术支持协议了。 ———提问之前———   在通过电邮、新闻组或者聊天室提出技术问题前,检查你有没有做到: 
  1. 通读手册,试着自己找答案。 
  2. 在FAQ里找答案(一份维护得好的FAQ可以包罗万象:)。 
  3. 在网上搜索(个人推荐google~~~)。 
  4. 向你身边精于此道的朋友打听。 
  当你提出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说明在此之前你干了些什么;这将有助于树立你的形象:你不是一个妄图不劳而获的乞讨者,不愿浪费别人的时间。如果提问者能从答案中学到东西,我们更乐于回答他的问题。 
  周全的思考,准备好你的问题,草率的发问只能得到草率的回答,或者根本得不到任何答案。越表现出在寻求帮助前为解决问题付出的努力,你越能得到实质性的帮助。 
  决不要自以为够资格得到答案,你没这种资格。毕竟你没有为这种服务支付任何报酬。你要自己去“挣”回一个答案,*提出一个有内涵的,有趣的,有思维激励作用的问题--一个对社区的经验有潜在贡献的问题,而不仅仅是被动的从他人处索要知识--去挣到这个答案。 
  另一方面,表明你愿意在找答案的过程中做点什么,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谁能给点提示?”、“我这个例子里缺了什么?”以及“我应该检查什么地方?”比“请把确切的过程贴出来”更容易得到答复。因为你显得只要有人指点正确的方向,你就有完成它的能力和决心。 ———怎样提问——— 一、请谨慎选择分组,如果象下面描述的那样,你很可能被忽略掉或者被看作失败者: 
  1. 在风马牛不相及的论坛贴出你的问题 
  2. 在探讨高级技巧的论坛张贴非常初级的问题;反之亦然 
  3. 在太多的不同新闻组交*张贴 
二、使用含义丰富,描述准确的标题: 
  在邮件列表或者新闻组中,大约50字以内的主题标题是抓住资深专家注意力的黄金时机。别用喋喋不休的“帮帮忙”(更别说“救命啊!!!!!”这样让人反感的话)来浪费这个机会。不要妄想用你的痛苦程度来打动我们,别用空格代替问题的描述,哪怕是极其简短的描述。 
三、精确描述,信息量大: 
  1. 谨慎明确的描述症状。 
  2. 提供问题发生的环境(机器配置、*作系统、应用程序以及别的什么)。 
  3. 说明你在提问前是怎样去研究和理解这个问题的。 
  4. 说明你在提问前采取了什么步骤去解决它。 
  5. 罗列最近做过什么可能有影响的硬件、软件变更。 
四、话不在多: 
  你需要提供精确有效的信息。这并不是要求你简单的把成吨的出错代码或者数据完全转储摘录到你的提问中。如果你有庞大而复杂的测试条件,尽量把它剪裁得越小越好。 
  这样做的用处至少有三点。第一,表现出你为简化问题付出了努力,这可以使你得到回答的机会增加;第二,简化问题使你得到有用答案的机会增加;第三,在提炼你的bug报告的过程中,也许你自己就能找出问题所在或作出更正。 
五、按时间顺序列出症状: 
  对找出问题最有帮助的线索,往往就是问题发生前的一系列*作,因此,你的说明应该包含*作步骤,以及电脑的反应,直到问题产生。 
  如果你的说明很长(超过四个段落),在开头简述问题会有所帮助,接下来按时间顺序详述。这样我们就知道该在你的说明中找什么。发表于 @ 2004年08月26日
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http://blog.csdn.net/magus_yang/archive/2004/08/26/85579.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