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网上搜了N多资料,一直找不到确定的答案,目前我的答案是“是”。晚上因为一个程序,好好研究了一下。很多资料上都只是说明“如果没有 extern "C" 修饰,输出函数仅仅能从 C++ 代码中调用。”
却并没有明确这个调用是通过显式调用还是隐式调用,我也一直没有看到过有代码是通过显示调用没有extern "C" 修饰的导出函数。MSDN上也只是说
The spelling and case of the function name pointed to by lpProcName must be identical to that in the EXPORTS statement of the source DLL's module-definition (.DEF) file. The exported names of Win32 API functions may differ from the names you use when calling these functions in your code. 下面再从理论方面进行一些分析:
GetProcAddress函数声明是:
FARPROC GetProcAddress(
  HMODULE hModule,    // handle to DLL module
  LPCSTR lpProcName   // name of function
);
C++是支持函数重载的,也就是说允许多个不同的函数可以有同样的函数名,如果不通过extern   "C"修饰,就可以输出相同的函数名。
这样,就和GetProcAddress函数声明不一致了,所以推断不能动态调用没有extern   "C"修饰的导出函数,因为GetProcAddress函数是通过函数名来唯一确定被调用函数的地址的。欢迎大家讨论!

解决方案 »

  1.   

    显示调用必须使用extern "C"修饰符。隐式调用可以使用任何类型,但只有C++能调用没有extern "C"修饰的导出函数。GetProcAddress是一种通用的获取函数入口点的API,能被任何语言调用,所以限制一定比较多,比如它的参数一定是一个ANSI串(操作系统并未提供UNICODE版本)。
      

  2.   

    我的理解是这样的:GetProcAddress实际上跟你直接调用myfunc()一样,都是查询Export表来得到函数地址再去调用,因此你修饰符不对就会造成找不到entry,是不行的。当然我没试过,没有完全的把握。
      

  3.   

    C函数和C++函数的名称是不一样的,可以使用工具来查看,比如Dependency Walker。如果你想试验,可以根据工具看到的名称来调用GetProcAddress试试
      

  4.   

    主要是就是名字的问题有两种例外情况可以不加extern “C”:
    1。如果不是用C++编译器而是用C编译DLL,名字不会变,可以不加extern "C"
    2。如果DLL的使用者知道是用C++编译器编译DLL,不加extern “C”也可以,因为他知道名字改变的规则。调用GetProcAddress,把函数名字改了就是了
      

  5.   

    C++编译器和C编译器编译后生成的函数名不一样。
    GetProcAddress认为是cdecl的函数,而
    编译DLL的是VC++,所以要加一个extern “C"的修饰符
    指明以cdecl的方式生成函数。
      

  6.   

    发现不用加extern       "C"也是可以的,只要在调用端用修饰过的函数名即可,不能用原函数名。
    例子关键代码如下:
    ----------------------------
    DLL部分:
    // This is an example of an exported function.
    DLL1_API int __cdecl fnDll1(void)
    {
    return 42;
    }
    输出的修饰函数名为?fnDll1@@YAHXZDLL1_API int __cdecl fnDll1(int a)
    {
    return 42+a;
    }输出的修饰函数名为?fnDll1@@YAHH@Z
    -----------------------------
    EXE部分:
    HINSTANCE hModule = LoadLibrary("dll1.dll");
    ASSERT(hModule);
    typedef int (*fnDll1)();
    fnDll1 pfnDll1 = NULL;
    //VERIFY(pfnDll1 = (fnDll1)::GetProcAddress(hModule, "fnDll1"));
    VERIFY(pfnDll1 = (fnDll1)::GetProcAddress(hModule, "?fnDll1@@YAHXZ"));
    ASSERT(pfnDll1() == 42);

    typedef int (*fnDll2)(int);
    fnDll2 pfnDll2 = NULL;
    VERIFY(pfnDll2 = (fnDll2)::GetProcAddress(hModule, "?fnDll1@@YAHH@Z"));
    ASSERT(pfnDll2(3) == 45);
    ---------------------------
    这事暂时可以告一段落了,实验还是最有力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