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四:
大约一个月前,我看到一个女子站在大型购物中心的入口。女子写了个自己的经历,好警告其它的女子们。几天前,这个女子购物完后走出购物中心,在上车前发现的车胎泄气了,于是她从后车箱中拿出千斤顶准备换车胎。一个穿著西装手拿公文包的男士走到她旁边对她说?我看到你在换车胎,需要我帮忙吗?女子欣然的接受了男士的帮助。换车胎时女子与男士相谈甚欢,男士换好新车胎后帮女子将泄气的车胎及千斤顶放入后车箱并盖上车盖,并将手上的尘拍掉。当女子谢谢男士的帮助要进入车内时,男士告诉女子他的车子就在购物中心的附近,希望女子能让男士搭个便车送男士去自己停车的地方。女子有点意外并问男士怎么会将车停在另一边。男士解释说来购物中心和一个不常见面的老朋友饭、见面,离开时却走错出口。但他现在快迟到,而他的车子就在附近而已。女子不想拒绝男士,因为男士才帮自己更换车胎,而换车胎对女子并不容易。女子忽然想起男士在盖上后车盖前,将自己的公文包放入后车箱中,而那是在男士开口请女子让他搭便车之前。女子于是对男士说:自己很乐意载男士去他停车的地方,但自己忘了买一样东西。女子接着说只需要几分钟,男子可以坐在车内等,她很快就会回来。女子进入购物中心后找了安全人员,并将刚刚的事告诉他,安全人员与女子一起回到车旁时,男士已经离开了。女子及安全人员一起将后车箱中男士的公文包带到警察局。警察将公文包打开..(表面上而言是可以看看有没有证件好将公文包还给男士)他们发现里面装的竟然是绳子、胶带及刀子。当警察检查女子泄气的旧轮胎时,发现根本没有问题,只是被放气而已。男士有什么意图很明显,而且事前已经小心计划过。女子幸运的逃过一劫。  如果女子当时坐在车里等男士替她换车胎,或者女子有小孩坐在系安全带的儿童安全座椅上,或者当时女子拒绝男士的要求将会发生多可怕的伤害。
希望你能将这封信传给每个你认识的女性。这个动作可能救一条命。一根蜡烛因点亮其它的蜡烛而更炫亮我只传这封信给女性,但男士们!如果你爱你的母亲、太太、姊姐,妹妹、女儿等等请将这封信传给她们。将这封信寄给每个你认识的女性,藉此提醒大家我们生活的世界有许多疯狂的事,事前防范安全总比事后的后悔好。保持警觉性并常用你的脑袋!传送此信给每个在计算机名单中的女性。永远不要松懈你的警觉性!有时,自身无可言喻的感觉是上天的声音。相信自己的直觉。

解决方案 »

  1.   

    让规则看守世界 
    陈全忠 
        1764年的一天深夜,一场大火烧毁了哈佛的图书馆,很多珍贵的古书绝籍被毁于一旦,让人痛心疾首。第二天这场重大事故学校上下得知,有名学生尤其面色凝重。     突发的火灾把这名普通学生推到了一个特殊的位置,逼迫他作出选择。在这之前,他违反图书馆规则,悄悄把哈佛牧师捐赠的一本书带出馆外,准备优哉游哉地阅读完后再归还。突然之间,这本书就成为哈佛捐赠的250本书中的惟一珍本。怎么办?是神鬼不知地据为己有,还是光明坦荡地承认错误?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惴惴不安的学生终于敲开了校长办公室的房间,说明理由后,郑重地将书还给学校。霍里厄克校长接下来的举动更令人吃惊,收下书表示感谢,对学生的勇气和诚实予以褒奖,然后又把他开除出校。     哈佛的理念是:让校规看守哈佛,比用其他东西看守哈佛更安全有效。     与哈佛人相似,德国人也被看作是世界上最守规则的人类之一。一位留学德国多年的中国学生说,他在德国所到之处,从未看到过一辆闯红灯的车;即使在深更半夜,空寂无声的街头,德国人依旧沿着横行线,看着红绿灯过马路,德国老人喜欢向别人炫耀的是,在他几十年的驾车历史中,违章记录栏内始终是一片空白。     经济学家茅于轼先生在美国作访问学者时,曾对美国邮局前的排队作过观察。他发现排在队伍前面的顾客,一般距离正在接受服务的顾客至少一米远:一方面避免彼此靠得太近不舒服,一方面也是尊重别人的隐私空间,免遭嫌疑。如果服务窗口不止一个,也不是每个窗口前面都排一个队,而是只排一个队,前面的人依序到空出来的窗口去办事,以保证先来的人先接受服务。没有一个人会打破这种默守的规则。小中窥大,茅于轼先生深有感触地说:“在美国生活的一年中,我无时无刻不在思考,为什么美国如此富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     对比之下,中国的银行服务窗口前,都画有鲜明的警示线,而有些漠视“请在线外等候”字样的人们,仍然选择无序紧张的拥挤,同样也让外国人百思不得其解。     当我把上面的事例说给周围人听时,我得到不同的意见版本:哈佛人是做作的,书交上来了,人家改过了,还计较什么;德国人是刻板的,能够趁机过马路为什么不过,浪费时间;美国人是固执的,来得早不如站得巧,能够早点把事办完为什么不挤。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活人为什么要被死规则缠住……     到底是怎样的生活才更惬意?没有规则的自由是不是一种真的自由?     德国人的名言是,循规蹈矩,一丝不苟才是轻松的活法,而凡事无章可循,才使人疲惫不堪。自由必须有所约束,不然,A的某种自由可能就要以B的另种自由为代价。德国人把用规则看守的世界,称为“天堂”。在这个天堂里,规则首先是科学合理的,其次要有对规则的集体信任。或许有些人会将此视为“刻板固执”,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德国人是聪明的,他们对待任何事物都认真负责,他们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洁净美丽,他们在不争吵不拥挤的环境里,不凭体力、投机取巧或者其他伎俩,就可赢得平静安稳的幸福生活。规则不仅保证着人们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上的公平公正,带给他们高效率,甚至保证着他们心灵的自由: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灵魂才在高处放声歌唱。     散文家张丽钧也曾在一篇文章中谈到“规则”的重要,肯定地说:“世界上如果真有所谓的天堂和地狱,那么,天堂的规则应该比地狱的规则更详细。”     让规则看守的世界,是生命的圣洁花园,是人之向往的天堂。而生活在那里的人,也将规则时刻放于心中,心甘情愿接受约束,以获得更完满的自由。相反,无视规则,对抗规则的人,必将受到规则的惩罚,甚至付出全部自由的代价。在好规则面前,懂得捍卫和赞美,才是人类崇高精神的体现。     心中有正义良善的规则,犹如灵魂有了信仰,人的生活才会享受更多的明媚阳光
      

  2.   

    也聊能力与证书    证书是考察能力的。     能力是获得证书的保障。     如果没有能力而有证书,说明考试有问题,可能有严重的作弊行为,或者考试的范围受限。比如现在的本科扩招就是,什么人都放宽毕业的标准,就跟把废品打上合格的标记一样,这就是集体作弊。     如果有能力而没有证书,那么就是这个人自认清高。当然有些好的产品在出厂的时候可以不打上合格的标记,但现在是信息时代了,我们都讲究一个效率。公司在录用员工的时候也是这样,当然要招聘一些有保障的员工了,其中证书就是用来衡量你的能力的。当然,没有证书,也不能全部证明你没能力,但公司不会去冒这个险,不会拿钱出来让你试2个月再说的。     总之就是,如果你有证书,只要是这个证书的考试没有作弊行为,那么这个证书与证书中考察过的能力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证书和能力是一致的。如果没有证书,那就不好说了,有能力,没能力都有可能。     这里的作弊包括:考试前画重点,画考试范围,指定考试的教材,考场作弊等。     水平考试的作弊率是最低的,因为它没有考试范围,更没有考试重点,没有指定的教材,考场的纪律也是比较严的。所以水平考试里的证书是与能力一致的。      当然,水平考试也有相应的考试提纲与教材。但考试的内容重来都是跟它的考纲和教材无关的。所以这中考纲和教材是对考试无效的。所以这个考试是没有作弊行为的。      有人说系分证书没有用,其实不是这样。关于系分证书与能力是否一致。我在上面已经阐述的很清楚了。这里不再重复了。当一个企业要开发一个大型的系统的时候,他往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风险无疑是很大的。而这个项目的成败关键就落在了它的主要决策负责人的身上。而这个主要负责人的选择往往决定了项目的成败。     当然,这个负责人的选择一个办法可以是从公司里选,但这样无疑是低效的,因为公司里通常是很难有这样合适的人选的。     另外一个办法是从其他公司去挖人。而这么做,一方面成本很高,需要给他很高的待遇才可以。另一方面,一个项目的成败有可能跟其他因素有关。比如,我的一个朋友,他的水平很差,他负责了一个比较大项目,而正在这时,恰巧他招聘的时候招到了2个能力很强的人,于是在这2个人的帮助下,他成功的完成了这个项目。可如果没有这2个人,那他一定完蛋了。可在外界看来,你并不知道这里面的实情。而现在在国内这样的事情真是太多了。另外,即便是他靠自己的能力完成的项目,也不见得他会有很高的强适应性,来完成新的项目,其中有很多人,是把这个系统做了很多次之后才成功的,这本身就已经是够笨的了。还有就是,项目的成功可能跟运气有关,而运气不可能永远都跟着你吧,你能保证新的项目里就有运气了?所以你去挖人,也不见得能挖到合适合格的人。     第3个办法,就是从社会上招聘。而招聘的人里面,没有不吹牛的,都说自己好。可是好也要拿出证据来呀,于是有些跟自己领导混得好的人,就让他的领导给自己开个证明信;如果混得不好,请领导吃一顿,估计也可以吧。像这样的信,能信吗?所以这就需要有一个衡量的标准,其中证书就是这样的一个标准。它不能保证这个人的运气一定很好,但它能保证这个人的能力和经验一定跟证书里考察的能力一致,也就是说他有这样的能力和经验。除非这个有证书的人不想好好的干,否则他成功的概率一定要比没有证书的人的概率要高得多。     要强调一下,这里说的都是概率,并不是绝对的。有证书的人里面能力和经验强的人要比没有证书的人高得多。但这里并不是说没有证书的人里一个好的都没有,但比例肯定少得很。     一个项目在选人的时候,我们总是要保证项目成功的概率要最大化。所以选择有证书的人对提升项目成功的概率无疑是必须的。     当然如果你愿意去冒这个风险,降低项目成功的概率,愿意去赔钱,当然没有人会说不的。这种选择在于企业本身了。     以上这些就是证书的作用
      

  3.   

    我第一次来广州也差一点上当受骗,和案例三有一点相似!
    不过我也发觉了人家是在骗我不然就损失惨重啦!
    谢谢楼主的案例,希望大家可以互相告诫不要有亲友再上当啊!